快捷搜索:  

中美科学家准确测定2亿众年前大绝迹年光

"中美科学家准确测定2亿众年前大绝迹年光,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让人眼前一亮。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文笔优秀,让人容易理解。 "

记者从南京大学(University)获悉,中、美两国科研人员运用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最新测定了二叠纪末赤道等低纬度地区发生陆地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这一研究揭示了不同生态系统对环境恶化有不同的响应速度,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还原出生物大灭绝进程。

领导此项研究的祖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University)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介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History)上最严重的一次大型灭绝事件,超过八成的海洋物种和约九成的陆地物种因此消失。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此次大灭绝发生在约2.52亿年前,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大灭绝进程,还缺乏更为细致的研究。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十余年的野外采样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首次精确测定了二叠纪末期低纬度地区陆地生物大灭绝发生的具体时间。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不同纬度陆地灭绝和海洋灭绝的时间进行(Carry Out)了比对,体现出不同生态系统在大灭绝期间的特点。

最新的采样测年显示,在二叠纪末期,赤道等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开始于2.5188亿年前。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至少比海洋生物大灭绝开始的时间晚约6万年,至少比高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开始晚约43万年。

研究人员还根据全球古生物大数据库,对大灭绝前后不同纬度带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Carry Out)了分析。结果(Result)显示,低纬度地区不仅生物灭绝发生得较晚,灭绝率也相对较低,这可能说明当时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环境抗压能力。

据介绍,以最新的测年结果(Result)为依据,科学家可以更精确地还原出2亿多年前那场生命浩劫的发生过程。在二叠纪末期,陆地生物大灭绝最早开始于高纬度地区,逐渐推进到中纬度、低纬度地区。而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则有独特的规律,总体来说发生得更为迅速。

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日发表在世界学术刊物《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总台央视记者 韩冰)

生物大灭绝;不同生态系统;低纬度;科学家;精确测定;生物多样性变化;中美;同位素测年;研究人员;物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979) 踩(11) 阅读数(1689)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